岩茶复焙豆,福建岩茶

岩茶复焙豆,福建岩茶

作者:云窖乌龙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6-07 15:24:24 / 阅读数量: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岩茶复焙豆,以及福建岩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陈年岩茶怎么复焙

陈年岩茶叶烘焙,热度愈高,由于水蒸气中,飞散之物质,丧失量亦愈大。故茶之烘焙,须将热度减至有效的最低限度,便可减少茶香丧失和茶素的减损。但又须顾及茶之焙干至相当程度,方能贮藏不变。

烘焙茶叶,须避免叶中水分不平均之蒸发。故茶叶烘焙法,乃先用一股极热空气,使发酵菌和酵素毁灭,无力继续发酵,然后在较低热气中,使茶叶平均受热慢慢烘焙,使叶间成分无多大变化。设茶叶干燥过速,内部水分不能全部逸出,迟缓的化学变化,便仍可进行,结果茶味的爽脆性减低,品质亦因而损坏,甚至贮藏时有发霉之虞。基于上述理由,岩茶因贵于久藏,故对复焙更须考究。

1、复焙时之火力——复焙时之火力,比初焙时为低。初焙时,焙窟炭火极炽,燃烧至日,火力已稍杀。复焙最早开始于上午六时许,此刻如火力仍盛,窟火上尚须披灰少许,依笔者在碧石岩测定,复焙火力以保持摄氏100~120℃左右为宜。其中水仙或“茶头”,需温较高。据茶师告之,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不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无阻,焙茶火力较低,复焙时均底衬以纸。现因销路困难,闽南潮汕一带茶商,均要求高温复焙,故近除名贵茶种而外,均不用纸衬,直接烘焙。

2、烘焙数量——复焙时,焙筛筛面向下,如属单丛或乌龙等名贵茶种,筛上须放方一尺二寸厚毛边纸(特制为包茶用俗称“种纸”)四张,内各置拣剔完毕之茶叶五六两,一焙筛合计约放一斤四两。茶叶均摊于纸面,纸对角分开。衬纸之作用,在使火力不致过于剧烈,茶叶不致蕉黑,香味赖以保存。至于水仙及普通奇种,名种茶量较多者,复焙时并不衬纸。每焙放茶约一斤半,平铺于焙筛上,厚约寸许,直接烘焙之,一日每一焙窟,可烘焙约十次之多。

3、烘焙时间——烘焙时所需火力已如上述,通常以摄氏80~120℃,约需一小时至二小时半长时间之烘焙。其中水仙因含水分较多,烘焙时间比菜茶为久。记录于1940年5月18日,在碧石岩对菜茶复焙之测定,结果如下:

在摄氏100℃火温下,经十七分钟后摊于而上之茶叶,已不复润湿,即行第一次翻茶。其后水分蒸发,茶叶内温度高至120℃,再经二十四分钟,手触茶叶,沙沙作响,遂行第二次翻茶,其后,复经三十分钟,行第三次翻茶。第三次翻茶后,叶中水分蒸发将尽,焙笼即须加盖,以防茶香散过巨。反之,水分未干,即行加盖,则茶受闷气,必变黑色,极宜注意。“起焙”时间。系第三次翻茶后之半小时。此刻茶叶已足干,用指捻之,脆碎成末,叶表面呈粉红宝色

二、电烤箱如何复焙大红袍

大红袍叶大但是不紧,铁观音颗粒紧结,茶叶的受火程度是不一样的,大概温度80~85℃。

岩茶复焙豆,福建岩茶

复烘是采用低温慢焙,使岩茶香味慢慢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一般用足火温度80~85℃,摊叶量1.5千克毛火叶,一般15分钟左右翻拌一次。火温逐渐下降,焙至足干,然后进入“吃火”工序。

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各个环节都有独到之处,对岩茶品质都起作用,其烘焙方法也是重要

三、怎么做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四、贡芽是什么等级的茶

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为浙江名茶之一,于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公斤鲜叶约1.25万个芽头,其制作工艺包括:筛选、杀青、轻揉、初焙、摊凉、复焙等工序制成。

贡芽的特点是: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透香,此茶冲泡后,嫩芽朵朵,状如雀舌,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干茶亦十分美观,形似寿眉,银毫披露,绿中透翠。

五、茶叶焙火是什么意思

1、焙火,也有称“烘焙”、“吃火”、“炖火”,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干燥方法,工艺特点是烘干的时间长。焙火的目的除去除多余的水分,利于贮藏之外,主要目的是通过低温慢焙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用焙火技术干燥生产最为典型的产品是武夷岩茶。

2、武夷岩茶的烘焙特点是“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高温水焙也是我们常说的初烘,与其他茶的加工接近。初烘后,当茶叶在制品含水量达20%左右时,筛去碎末,簸去黄片,拣去梗朴,摊晾6~10小时。然后进行复焙(火),采用低温慢烤的干燥形式,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1~2小时,烘至足干含水量为7%~8%。冷却,整理后继续烘焙,称“吃火或炖火”,温度控制在70~90℃,时间2~4小时,“吃火”后趁热装箱,从而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岩火香”。

六、轻焙火岩茶和凤凰单丛有何区别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凰山区。单丛:为单株采制、单丛品系、或单丛品种采制。凤凰单丛茶品质极佳,依品质档次分为单枞、浪菜、水仙三档,素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称誉。

“轻焙火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包括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

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理条→烘焙→复焙提香。凤凰单丛会更加注重香气。

轻焙火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武夷岩茶讲究重度多次焙火,汤色偏深,有特殊的“火工香”。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和焙火程度,凤凰单丛的发酵与焙火比武夷岩茶轻,这是树种以及内含物质不同的原因,所谓“看青做青,看茶焙茶”。发酵轻不意味就会含有“青味”,凤凰单丛发酵同样讲做熟做透。

而在焙火程度上,轻焙火岩茶为轻火;凤凰单丛一般只有轻火与中火,足火茶多见于陈茶。同样是轻火、中火,凤凰单丛表现得会比轻焙火岩茶轻。

凤凰单丛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轻焙火岩茶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蜻蜓头”,“蛤蟆背”,“砂绿润”。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具有“豆浆韵”。“豆浆韵”可不是喝起来是豆浆味,而是口感醇厚,回味持久,又称“岩韵”。

凤凰单丛按其成茶的香型可以主要分为: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等十大香型。凤凰单丛内质香气清高,具天然的花香,滋味浓爽回甘。

凤凰单丛以留存低沸点花香为主,干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苦味显,留香浅,叶底红边淡黄。

轻焙火岩茶采用水仙、肉桂、菜茶或其他品种制茶。香气主要有兰花香,肉桂香,焦糖香等等。

轻焙火岩茶以高沸点果香和木质香为主要目标,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涩味显,留香久,干茶条索紧结重实,叶底红边明显,断碎较多。

七、大红袄属于什么茶

1、大红袍是半发酵的乌龙茶(青茶),而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就好像安吉白茶不是白茶一样。

2、大红袍茶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大红袍茶”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大红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文章分享结束,岩茶复焙豆和福建岩茶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