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乌龙茶采摘几芽几叶的一些知识点,和乌龙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什么乌龙茶采摘标准为驻芽
1、茶叶采摘标准有细嫩采、适中采、成熟采三种。乌龙茶的采摘属成熟采。须待新梢生长将成熟,顶芽已成驻芽,顶叶叶片开展度将八成左右,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按新梢伸展程度不同又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之分。
2、小开而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l/2:
3、中开面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
4、大开面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与第二叶相似。
5、总之,必须掌握适宜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大体一致,不老也不嫩。过于嫩采,既影响产量,制作出来的茶叶条索细小,香低味苦;过于老熟,则茶叶色泽变赤,味淡香粗,质量低下。茶季一到,茶叶成熟很快,看起来很嫩的茶叶,经两天就必须采摘,否则过于老熟。
二、乌龙茶特级和一级的区别
1、特级都是以茶芽为主,特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级是嫩叶,级别数字越大,叶子就越大越老,口味上讲,级别越高香气越浓,级别越低口感越重。从冲泡上讲,级别越高可冲泡的次数越少,级别越低越耐冲泡
2、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三、乌龙茶的采摘不包括
1、乌龙茶采摘不包括鱼叶、单叶和梗蒂。
2、乌龙茶采采摘的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具体为: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也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
3、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四、十大乌龙茶名茶排名
铁观音可以说是最受欢迎,也最常见的乌龙茶之一。铁观音历史悠久,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著名。铁观音泡出的茶汤偏黄,闻起来香气浓郁,入口滋味甘甜醇厚,有回甘。
同样是产自安溪,相较于铁观音,安溪黄金桂则更具特色,凭借着浓郁奇异的茶香而闻名于世。由于香气使人闻之心旷神怡,安溪黄金桂在市面上大受欢迎。
大红袍的产量不高,品质上乘,也正是因此,大红袍算是乌龙茶之中价格昂贵的一类。大红袍茶汤颜色偏红,久泡留香,滋味更是清爽略微带有涩感。比起铁观音,大红袍的饮用者明显少了许多。
与大红袍一样,铁罗汉也出自武夷山地区。铁罗汉冲泡出茶汤颜色呈黄色,香气更是浓郁扑鼻。
闽北水仙属于乌龙茶之下水仙茶的一类,以形状与兰花相似而闻名。闽北水仙茶汤滋味厚且有果香味。
凤凰水仙历史悠久,茶汤明亮金黄,茶汤浓郁,入口留有回味。
凤凰单从的品质极高,堪称广东地茶类中的上品。比起凤凰水仙,凤凰单丛的制茶工艺更为精细。
白鸡冠茶如其名,茶叶形如鸡冠,属于武夷山地区五大名茶。白鸡冠茶汤滋味清爽,入口回甘,有淡淡药香。
冻顶乌龙茶名气很大,无论是在业界内还是在饮茶者心中都有极高的口碑。冻顶乌龙茶具有果香味,茶汤入口清甜爽口,茶味偏淡,很受大家的欢迎。
文山包种茶颜色呈橙黄,比之口感,它的香气更为突出。
五、乌龙茶是人工加工的吗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炒青即杀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内质的重要步骤。乌龙茶的炒青和绿茶的杀青作用一样,都是抑制酶的活性,防止叶子继续变红,稳固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反复的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需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以使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趁热、适量、快速、短时”,是揉捻的要求。
干燥即烘焙。目的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
乌龙茶制作技艺是福建省安溪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史载,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安溪县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的起源,有了美丽的“乌龙打猎”、“乌龙太子”传说,以及如今已妇孺皆知的“魏说”与“王说”。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清初时主要分布于西坪、虎邱、芦田、感德等乡镇,至清末已传遍全境。
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薪火日盛,制作工艺日益成熟,由最初的脚揉手捻,发展为采摘、初制、精制三大部分。其中初制含晒青、揉捻、烘干等先后十道工序;精制部分含筛分、烘焙、包装等六道工序。如今发展成为一项惠民的竞技。
六、乌龙茶排名前50名
乌龙茶排名: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铁观音、黄金桂、冻顶乌龙、东方美人、凤凰单枞。
①大红袍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武夷茶王”之美誉,外形条索紧结,呈绿褐色油润有光泽,干茶香纯正,冲泡后茶汤橙黄清透,汤中香气馥郁、入口滋味甘爽顺滑。
②铁罗汉茶树长于武夷山内山(岩山)岩石中,故形成独特风味。外形条索紧结,呈绿褐色、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入口先涩苦而后清甜,香气馥郁随呼吸间流连。
③白鸡冠是武夷山唯一的“道茶”,外形独特,叶子呈淡绿色,夹带白色,茶芽带着绒毛呈月牙状,状似鸡冠。干茶呈现米黄中带白色,壮硕,冲泡后茶汤橙黄明亮,入口唇齿留香,气韵强劲。
④水金龟是武夷岩茶四大明枞之一,干茶颜色呈青褐润亮、叶质厚翠,冲泡后茶汤金黄清透,入口甘甜无苦无涩,香气高扬。
⑤武夷水仙武夷水仙是以树种品种来命名的茶品。干茶条索肥壮、呈绿褐色油润有宝色泽,部分茶叶叶背出现沙粒,叶脉清晰,冲泡后,茶汤呈现深橙黄色且汤色浓艳,茶香清扬,兰花香显著,入口滋味醇爽,汤中花香明显。
⑥铁观音的采摘和制成较一般乌龙茶严格。春秋采摘1芽2、3叶,夏季采摘1芽3、4叶。制成茶品后,干茶条索卷曲、肥壮,有厚重感,色泽砂绿润泽,整个外形宛如螺旋体,冲泡后汤色浓艳金黄宛如琥珀。
⑦黄金桂铁干茶条索不紧结,有轻飘感,叶梗较细,呈黄绿色或翠黄色,冲泡后,茶汤呈金黄或浅黄清透,茶汤中香气高扬,常有桂花、栀子花和梨花的混合花香,芬芳怡人。
⑧冻顶乌龙干茶条索紧结,呈半球状,色泽墨绿、叶缘带有隐约金黄色,冲泡后,茶汤金黄带有琥珀色,汤中熟果香或花香浓烈,入口滋味醇厚甘润,喉咙中有回甘韵味。
⑨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干茶叶片肥大、白毫显著,其茶叶呈现白、红、青、黄、褐无涩交叠,如花朵般漂亮,冲泡后,茶汤颜色呈现明澈艳丽的琥珀色,茶香中蜜香和熟果香浓郁,入口滋味香醇甘润,唇齿留香,生津绵润。
⑩凤凰单枞的品种繁多,有宋种1号、宋种八仙、宋种东方红、宋种芝兰香、宋种蜜香单枞、姜花香单枞、玉兰香单枞等。干茶条索粗壮、挺直,呈黄褐色油润有光泽,叶片上带有朱砂红点,冲泡后茶汤黄亮清澈,茶香独特、馥郁持久,入口滋味浓醇鲜爽、有特殊的“山韵”。
七、乌龙茶是一芽一叶的采摘吗
茶叶几乎都是一芽一叶采摘下来的,乌龙茶也是先采摘再晒再炒茶再其他ji工艺加工最后才制造出乌龙茶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铁罗汉岩茶梅花是什么,如何品饮?
2025-07-02 02:29:06揭秘乌龙茶:传统技艺的半发酵魅力
2025-06-26 14:05:39陈皮加乌龙茶有哪些功效,喝法和注意事项?
2025-06-19 04:26:43最新大红袍母树有几棵_大红袍三棵树
2025-06-08 08:29:33武夷岩茶肉桂介绍-武夷岩茶肉桂传奇
2025-06-07 1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