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闽北乌龙茶初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闽北产什么茶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乌龙茶发酵是哪个环节
1、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有独特的冲泡方法,冲泡技巧的不同会导致茶叶的口感不一。乌龙茶还有“减肥茶”“健美茶”的美称,深受大众的青睐。
2、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
二、乌龙茶基本的加工工艺是什么
制作过程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大部分。其中初制包括晒青、揉捻、烘干等十道工序;精制则包括筛分、烘焙、包装等六道工序。制作过程中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三、醇香乌龙茶与乌龙茶区别
乌龙茶,指的是采用传统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比如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制成的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醇香型:清香型乌龙茶,也叫“台式乌龙茶”,来源于台资茶企。在闽台交流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台湾茶企,他们利用我国台湾的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而成的乌龙茶被命名为“清香型”乌龙茶,如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等。
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浓香型乌龙茶,一般要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室温24℃~26℃,相对湿度80%~85%。
醇香型:清香型的乌龙茶晒青程度比较轻,失水率一般保持在8%~12%。下机前,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最好在20-22℃,相对湿度可保持在70%。
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浓香型乌龙茶,烘焙时分毛火与足火。毛火需高温快速烘焙,之后再进行文火慢焙,这不单是为了去除水分,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气,加深汤色,提升滋味的浓醇度。
醇香型:清香型乌龙茶则是文火慢焙,主要是弥补做青时较轻、香气不显的缺点,进而让成品茶香韵更足,增进茶香。
乌龙茶,从外形来看,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的特征。
醇香型:清香型乌龙茶没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特征,而是呈现出“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的“三绿”特色,外形以球形或半球形为主。
乌龙茶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滋味厚重。
醇香型:清香型乌龙茶的颜色翠绿,汤水清澈,花香明显,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
四、乌龙茶的工艺原理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炒青即杀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内质的重要步骤。乌龙茶的炒青和绿茶的杀青作用一样,都是抑制酶的活性,防止叶子继续变红,稳固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反复的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需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以使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趁热、适量、快速、短时”,是揉捻的要求。
干燥即烘焙。目的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
五、茶叶的初加工方式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炒杀、蒸杀等)→揉捻或做形→干燥(炒干、烘干、晒干等).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部分名优茶除外)→抖筛→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切(红碎茶)或揉捻(工夫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干燥。小种红茶)→发酵(小种红茶)过红锅→复揉→熏焙。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萎凋→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部分名优茶除外)→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萎凋→干燥→白茶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部分名优茶除外)→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初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
精制基本工艺流程:毛茶处理→筛分→切轧(部分名优茶除外)→风选→拣剔→干燥→匀堆装箱。
基本加工工艺流程:茶坯与鲜花处理→窨花→通花(白兰花茶等可省略)→起花(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等可省略)、复火(白兰花茶等可省略)→提花(珠兰花茶、白兰花茶等可省略)→匀堆装箱。
基本加工工艺流程:筛分→拼配→包装→装盒(袋)→装箱。
基本加工工艺流程:筛切拼堆→(渥堆)→蒸压成型→干燥→紧压茶
六、什么是生晒茶
1、生晒亦称“晒青”。日光萎凋形式。乌龙茶初制工序。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凡茶见日则味夺,惟武夷茶喜日晒。”“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日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按现代制茶理论解释,生晒即为鲜叶之失水萎凋过程。
2、由于茶树品种特性差异,生晒时间与程度因品种理化性质不同而异,台湾包种生晒时间短,要求减重5%~6%即为适度,安溪铁观音则须减重7%~10%,武夷岩茶减重12%~15%。生晒一般是在竹制圆形水筛(直径90―110厘米)上将鲜叶薄摊置于户外专用棚架上,以叶片不重叠为宜。生晒中宜适当翻拌,使其失水均匀,但应防止机械损伤。
七、乌龙茶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炒青即杀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内质的重要步骤。乌龙茶的炒青和绿茶的杀青作用一样,都是抑制酶的活性,防止叶子继续变红,稳固成型后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反复的搓揉,使叶片形成乌龙茶所需要的形态,如球形或者条索伸展形。揉捻过程中挤出茶汁,与茶叶表面相互渗透,以使冲泡后的乌龙茶茶汤更加浓郁。“趁热、适量、快速、短时”,是揉捻的要求。
干燥即烘焙。目的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还可以消除茶叶的苦涩味,增加乌龙茶的甘甜醇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闽北水仙制作工艺详解
2025-08-26 03:10:46工夫茶技艺泡法,让你轻松掌握泡茶的方法和方法
2025-08-26 03:06:11乌龙茶冲泡与保存全攻略:揭秘泡制要点与饮用体验
2025-08-15 01:50:23乌龙茶叶如何鉴别-茶叶树苗乌龙
2025-08-12 01:07:54铁罗汉岩茶梅花是什么,如何品饮?
2025-07-02 02: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