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将深入探讨炒大红袍这一独特的茶叶制作工艺。大红袍,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其制作过程既复杂又精细,融合了绿茶与红茶的工艺特点。下面,让我们逐一了解大红袍的采摘、制作工艺,以及相关的家常做法。
一、大红袍的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有所不同,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要求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采摘的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采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确保茶叶的品质。
制作工艺详解
1. 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萎凋的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
2.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摇青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
3.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4.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
5. 烘干
烘干是形成大红袍最终品质的关键步骤。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
6. 拣剔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
7. 精制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毛茶拼配和付制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
二、大红袍的家常做法
大红袍不仅可以泡茶,还有许多家常做法,如煮奶茶、炒鸡块等。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炒鸡块做法:
1. 鸡块中放入十三香、味精、盐、糖、料酒腌制半小时;
2. 腌好的鸡块放入油锅中炸至略金黄捞出,用吸油纸吸去多余的油;
3. 姜蒜、花椒、干辣椒放入锅中爆香,加入炸好的鸡块翻炒两分钟,再加入青红鲜椒和香芹炒两分钟出锅。
三、武夷山大红袍的制作工序
武夷山大红袍经过的工序可能因不同的制茶师傅和传统习惯有所不同,但一般都离不开上述的基本步骤,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精制等。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十道手工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对茶的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炒大红袍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最新大红袍母树有几棵_大红袍三棵树
2025-06-08 08:29:33武夷大红袍_武夷山大红袍茶特点
2025-06-06 21:22:47武夷大红袍岩茶的茶叶分类及品质特点
2025-06-04 09:41:28大红袍属于什么茶产地在哪里_正宗大红袍产地
2025-05-24 18:57:09正宗大红袍价格_中央大红袍价格表
2025-05-16 18: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