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茶叶(现代名茶)

台湾现代茶叶(现代名茶)

作者:云窖乌龙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01 01:29:19 / 阅读数量: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台湾现代茶叶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台湾现代茶叶的知识,包括现代名茶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一、台湾茶品种

1、台湾的名茶有:冻顶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龙泉茶和日月河潭红茶。

2、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茶”。冻顶乌龙茶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鲜叶的采摘以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嫩梢为标准

3、文山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茶质量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占地约有2300万平方米,茶园分布于海拔400以上的山区。

4、东方美人茶生产地区甚广,台湾目前以新竹县之北埔,峨眉,竹东及苗栗县之头份,头屋(老田寮),三湾,南庄,狮潭等地区产量较多,品质最优异。

5、三峡茶产地位于台北县西南,仅为此茶唯一产地。茶树品种为“青心柑种”,新鲜茶叶采摘后,要置入室内平铺晾晒,不能受日照,与其他茶叶利用日光萎凋不同,属未发酵茶。龙井茶叶以人工采摘,以特选幼嫩的一心一叶或一心二叶茶青;在制作上除了一般的炒,揉,烘之外,还多了一道碾压的过程,使龙井茶身形扁平狭长,与众不同。制茶者须随时注意烘,炒的时间与温度,否则茶叶太酥,在碾压前便易于碎裂,无法成形。

6、龙泉茶属于包种茶,主要的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十二号(金萱),台茶十三号(翠玉)等。早期是以人工的方式采茶,采取树顶端刚长出的一心二叶当作茶青;现在改以机械方式采茶,采回的茶青经过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炒青,干燥,揉捻,最后才会变成茶叶。

台湾现代茶叶(现代名茶)

二、台湾发到大陆,茶叶,可以

台湾可以邮寄茶叶到大陆,5天可以到的,时效很稳定又平

三、台湾阿里山金萱茶价格

1、在美茶网查到的,150g高档的阿里山金萱茶卖248元。金萱茶产自台湾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境内,分布海拔从1000至1600公尺之间,常年受到云雾笼罩,使得茶叶中含氮化合物(氨基酸、果胶质等显甘爽成分)积累丰富。由于茶区温度低,日夜温差大,云雾笼罩,茶叶成长缓慢,富含果胶质,芽叶柔软肥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用以纯净的灌溉水灌溉,使得茶树健壮。

2、以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半发酵茶(发酵程度较轻),轻焙火,奶香怡人,,甘醇滑润浓郁,喉韵甚佳,从干茶香到冲泡之后,都拥有全世界品质独一无二天然牛奶香和花香。金萱(茶树品种),是以硬枝红心作父本,台农八号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试验所种的代号为2027,也就是茶改良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12号,称为台茶12号。由于该茶由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培育而成,为了纪念,将此茶以其祖母之闺名命名为金萱茶。金萱俗称27仔,茶叶色泽翠绿有光泽,滋味清纯滑润,带有淡淡奶香及花香,风味独特,独特的桂花、牛奶香气使它备受女性及年轻族群消费者喜爱

四、台湾称为茶叶之什么

1、台湾素有“茶之王国”之称。地形和气候适宜茶树生长,茶叶品质优良。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且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乌龙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红茶、日月潭红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2、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七大产茶区。海拔高度,决定了台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价格越贵。阿里山乡、梅山乡、番路乡等地区,其种植阿里山高山茶滋味甘润醇厚,近年来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的阿里山高山茶对阿里山茶坚持用最好的茶青、制造最好的、品质最佳的茶叶,是台湾茶叶的最具形象的茶叶代表。

3、这三种茶横扫海内外的任何茶。汤色微绿金黄,口味纯正,留香四溢,柔滑无比。台湾茶和福建茶的差别非常大。台湾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是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依然香味纯正。

4、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5、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6、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7、柯朝氏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种于今台北县瑞芳山区,相传为台湾北部制茶之始。

8、林凤池从福建引进青心乌龙种茶苗,种于冻顶山,据悉为台湾乌龙茶之始。

9、约翰?杜德对台湾茶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移进茶苗、提供技术指导、收购茗茶、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

10、张氏兄弟从安溪引进纯种的铁观音茶,在木栅樟湖山种植,相传为今日木栅铁观音之始。

11、政府开始推广种茶。乌龙茶不再受美国市场青睐而滞销,导致包种茶的兴起。华人茶商李春生、台湾茶商林维源兴起,以及台湾的茶商团体兴起而突破台湾茶叶为洋人所主导的局面。

12、这时期的台湾茶品种除了原本从福建省传入的以外,又经过日本人历年的试验,最后选出青心乌龙、青心大有、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日本人并大力推广红茶的种植。

13、因战争爆发,粮食与劳力皆极缺,除部分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以外,原本投注在茶园的农村人力也移转到其他方面,致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14、随着台湾经济起飞,人们对于生活与饮食有了新的追求,于是各地茶艺馆纷纷成立,成为人们游憩生活里重要的品茗空间。此时期振兴了绿茶的生产,复原茶种、改良茶种、改进各种制茶法、茶产品多元化、推广茶区。使得原本以外销为主的台湾茶业转为以内销为主,使得停滞不前的茶业再次复苏。

15、台湾各地茶类各有其特色,综合起来不外是绿茶、金萱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白毫乌龙茶(碰风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茶、高山茶(大禹岭茶、舞鹤茶、阿里山茶、合欢山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红茶(阿里山茶、日月潭茶)等等茶类,这些茶类各有其特色。

五、台湾著名茶叶品牌哪几个比较出名

1、台湾十大名茶系指:阿里山高山茶、富贵牡丹茶、优游吧斯极品青心乌龙茶、优游吧斯极品金萱乌龙茶、冻顶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日月潭红茶等十种知名度较高的茶。

2、台湾茶业的历史较短,谈不上历史名茶,现代名茶倒是不少。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的范增平先生,曾根据台湾茶的知名度、消费者市场和学者专家的意见,台湾十大名茶系指:冻顶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松柏长青茶、木栅铁观音、三峡龙井茶、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龙泉茶和日月潭红茶等十种知名度较高的茶。

3、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质量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4、冻顶茶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栽培面积达2000公顷。据传南投县鹿谷乡人林凤池先生,于清朝咸丰5年(1855年),赴福建省应考举人及格返乡,从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其中一部份(据说12株)种植于鹿谷乡麒麟潭边的山麓上,是为冻顶茶的开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尤其最近十几年来,在政府有关单位大力辅导及当地农民的密切配合下,冻顶茶已发展成为家喻户晓、驰名中外的台湾特产。冻顶茶属于青茶类,在制茶过程中,“热团揉”是制造冻顶茶独特的“中国功夫”技艺,非亲临现场,实难以笔墨形容,是以好的冻顶茶,其茶叶形状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呈虾球状,茶汤水色呈金黄且澄清明澈,香气清香扑鼻,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韵味强且经久耐泡为冻顶茶特色。

5、“包种茶”名称的由来,相传于距今150余年前,大陆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将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本省南港、文山等地。该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质量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地区包括台北县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南港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故所产之文山包种,茶品质特佳,驰名中外。

6、珍贵的文山包种,茶菁均以人工手采“青心乌龙”品种所制成的茶叶,外观翠绿,条索紧结且自然弯曲,冲泡后茶汤水色金黄鲜艳悦目,香气扑鼻,滋味甘润,入口生津,侯韵无穷,且“香、浓、醇、韵、美”等五大特色,是茶中极品,深为消费者所喜好。

7、“东方美人茶”,一般茶农俗称“番庄乌龙”,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称“白毫乌龙茶”;在夏茶期间茶芽受浮尘侵蚀后所采收制成一种含有特殊风味的茶,此乃乌龙茶之极品,称之为“膨风茶”,西方饮茶人士誉之为“东方美人”,曾恭请台湾前副总统谢东闵先生命名为“福寿茶”,此与目前市场上所称之乌龙茶(半球型包种茶)大不相同。

8、白毫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深的一种茶,茶叶外观以白毫肥大,叶部呈红、黄、绿相间,颜色鲜艳者较佳;茶汤水色明亮艳丽橙红色,香气闻之有天然熟果香,芬芳怡人者为贵,茶汤入口滋味浓厚,甘醇而不生涩,圆滑润和具有刺激性,过喉徐徐生津,口中甘醇尚有回味者为上品。

9、白毫乌龙茶(椪风茶或福寿茶)生产地区甚广,台湾目前以新竹县之北埔、峨眉、竹东及苗栗县之头份、头屋(老田寮)、三湾、南庄、狮潭等地区产量较多,品质最优异。

10、松柏长青茶原名“埔中茶”或称“松柏坑茶”,生产于南投县名间乡的松柏岭(旧称埔中),地属八卦山脉的最南端,气候凉爽,十分适合种茶;茶园多分布在200至400公尺之间的台地,目前茶园面积达2500公顷。

11、松柏坑茶在台湾的茶业发展史上开发极早,初期本区所产茶叶在内销市场上知名度较低,销路不易打开,以致茶农生活清苦,1975年台湾蒋故总统经国先生在行政院长任内莅临巡视,对此地茶叶香郁芬芳称赞不已,特命名为“松柏长青茶”。后又由农林厅及南投县政府督导推动“松柏长青茶”复兴计画,逐年编列经费补助农作机器及改进茶叶生产技术,如今该茶区已进入省工机械化栽培制造,而且此地所产的茶菁叶质柔软,加上机械化的制造使品质均一,“松柏长青茶”在国内茶叶市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2、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区位于阿里山山麓的石桌地区,海拔1000-1700公尺,主要品种以乌龙茶及金萱茶为主。1986年由当时的谢副总统东闵先生提名为“阿里山珠露”,并由茶叶产销班完成商标注册、分级包装和标价。

13、台湾高山茶,指以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主,“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而是与“平地茶”相对的概念名词。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分布极广,以嘉义县与南投县境内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兴茶区为主。其中又以阿里山茶、杉林溪茶、梨山茶、玉山茶为代表。

14、仁爱乡茶叶于雾社、高峰等地区开始推广栽培,此地的茶园,由于位居中央山脉的深处,终年气温低,温差大,而让高山的茶菁保持极佳的品质。因地广人稀,但仍有为数众多的名茶出现,例如天雾茶(雾社)、天卢茶(庐山)、宿雾茶(清境农场茶园)、碧绿溪茶、雾敦茶(红香)、雪山乌龙茶(白姑大山--大腾农场邹记茶园)、东眼山茶(北东眼山)等茶。

15、白姑大山,别名白狗大山,为台湾知名山峰,也是台湾百岳之一,排名第42,海拔3341公尺,顶峰有一颗一等三角点,行政区划属于台中县。位于台中县和平乡与南投县仁爱乡交界处,北临大甲溪与大剑山、大雪山对峙,南隔北港溪、浊水溪与干卓万山相望。白姑大山属于雪山山脉,为白姑山群最高峰。山群南部为北港溪源,溪谷是泰雅族赛考列克亚族福骨群(Xalut)的世居地。“Xalut”在泰雅语中意指“居住在深山中的人”;清代台湾府志中记载为福骨社,日据时期,以日语转换为“Hakku”,今译作白狗或白姑,是为由来。

16、雪山乌龙茶,它可以说是台湾茶中最顶级的茶品,雪山乌龙茶茶区位属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的大腾农场,位处于白姑大山东边之腰地,面向合欢山,旁边是比伦峡谷,海拔1800公尺以上,白姑大山茶区最高可到达海拔3341公尺以上,冬季时温度时常在0度以下,年平均温度也不过20度,这种绝佳地理环境下种植出的顶级雪山乌龙茶茶菁,并以完全手采嫩菁、揉捻紧实和独特的焙制技术所生产出来,是相当受好评的茶品。

17、日治时代由印度阿萨姆省引进的大叶种茶种,南投县鱼池乡适宜的年均温及稳定的湿度,为此品种红茶的制茶重镇,1978年由当时的南投县县长刘裕猷先生命名为“日月潭红茶”。种植在海拔约600-800公尺茶园之大叶种红茶,品种有阿萨姆、台茶七号、台茶八号、台茶十八号,农委会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更培育台茶十八号(红玉)为顶级红茶。“鱼池乡红茶产业文化促进协会”并自创“阿萨姆红茶”品牌,坚持手工摘制风味。

18、木栅铁观音茶树是于日据时代,由木栅茶叶公司派茶师张乃妙、张乃干兄弟远赴中国大陆取回,种植于木栅茶区,而有木栅铁观音茶的开始。

19、木栅茶区现以产销铁观音茶为主,又因每季铁观音的采收期约为十五天,采茶人手不足,为错开产期而种植少量的四季春、武夷、梅占、金萱等,所制成的茶也称铁观音。为了区分二者制成的茶叶,则称铁观音茶树制成的茶叶为“正丛铁观音”。正丛铁观音与一般铁观音的区别为茶树的生态,正丛铁观音横张枝,叶面折皱,主叶脉不正中,叶边齿序大小不一和排列不一,一般茶叶则无完全相同之处。正丛铁观音于茶干,表现则较一般茶沈重,枝梗较胖也较短。冲泡后正丛铁观音茶汤较浓,入口茶质较重,并有特殊之品种香。

20、木栅正丛铁观音茶的特殊口味及香气,其形成原因为木栅茶区多属东照山坡,气候温和,长年雨水或雾气滋润茶树,木栅地质为褐色或浅红色泥土和砾石混合,排水性、保湿性、透气性良好,土壤肥沃,茶树生长良好,茶面柔软,叶质肥厚,加以铁观音之传统制法布包团揉,文火烘焙,二度轻酦酵产生之弱果香,为木栅铁观音之独特茶香。

21、木栅铁观音茶的制造是属半酦酵茶制造法,作业流程为:

22、采摘(上午8点~下午5点)日光萎凋或室内热风凋萎、浪菁(凋萎时间8~12小时,浪菁4~5次)炒菁初揉布包团揉、覆炒(覆炒3~5次,团揉20~30次)文火覆干、覆揉(团揉10~20次)初焙拣枝覆拣成品木栅茶区海拔高度约为300~350公尺,东西向日照时间长,加上正丛铁观音叶面多数向阳,所以茶叶含单宁及各种成份均高;依理论而言,苦涩味会较重;但经传统高度酦酵,二度酦酵,文火团揉,中长时间、中高温焙火,使茶叶苦涩味相对减少。茶碱因中高温火而有改变,亦适合中老年人或肠胃较弱者饮用。但泡茶时也应注意铁观音茶高溶解质之特性,置茶量以三分之一以下为宜,温润泡时间不要太长,第一泡茶水温约95度,冲泡时间约为20~30秒,置茶量少时得稍加长时间,第二泡至第五泡则以80度~90度开水,约冲泡10~20秒即可。

23、茶壶越大,茶叶相对比率越少。茶叶越细,茶量越少。冲泡时间宜短不宜长。水温不宜过高。紫砂壶为宜。木栅铁观音是属包种茶类酦酵较重的一种,也是困难度较高的一种,酦酵高,制造时间长,所产生的香气差异也多,加以季节、地质、焙火等因素,粗略分类为品种香、花香、果香、蜜香、松脂香、季节香等。冲泡茶汤饮后,用舌面与上颚接触则有一层厚厚的茶汁附在其中,饮后数分钟则感喉头生津。如果要更清楚铁观音之香与甘醇,可将冲泡好第二、三泡茶汤放凉了,再喝半口茶,由口腔温热茶汤,徐徐让茶汤滑入喉咙,再将口中的茶香用鼻孔向外吐气,即可感受到铁观音的香,接着再喝半口温或冷的白开水,即可感受到铁观音的甘醇。

24、为台湾龙井茶的唯一产地,茶树品种为‘青心柑种’,新鲜茶叶买进后,要置放室内平铺晾晒,不能受日照,与其他茶叶利用日光萎凋不同,属未发酵茶。龙井茶叶以人工采摘,以特选的幼嫩一心一叶或一心二叶茶菁,在制作上除了一般的炒、揉、烘之外,还多了一道碾压的过程,使龙井茶身形扁平狭长,与众不同。制茶者须随时注意烘、炒的时间与温度,否则茶叶太酥,在碾压时便易于碎裂,无法成形。

25、每年的春秋雨季,为龙井茶产期;上等的龙井茶由一心二叶制成,泡后茶水颜色澄黄明亮。龙井茶的味道十分特殊,闻时清香,饮下苦后回甘,据闻具有清血路之功效,深受国内外品茗者之喜爱。

26、龙泉茶属于包种茶,主要的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十二号(金萱)、台茶十三号(翠玉)…等,早期的方式是以人工的方式采茶,采取茶树顶端刚长出的一心二叶当作茶菁,现在改以机械方式采茶,采回的茶菁经过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炒菁、干燥、揉捻,最后才会变成茶叶。

27、1982年荣获全省机采优良包种茶冠军,于1983年时省主席李登辉将此命名龙泉茶,至此声名大噪,盛极一时。

28、龙泉包种茶的冲泡方法要采采瞬间高温冲泡,这样才能够将茶叶的香气逼出,龙泉茶的茶汤呈现淡绿色,气味芳香怡人;而在冲泡乌龙茶时水温不能太高,茶壶内茶叶约三分满,如此茶叶才可完全舒展,才能冲泡出甘醇喉韵的茶。

六、台湾一步斋茶是什么茶

台湾一步摘茶是具有台湾风格的茶叶,是一种高档的绿茶

好了,关于台湾现代茶叶和现代名茶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