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制茶工艺的精湛与革新
宋代,一个对茶叶品质尤为讲究的时代,茶叶制作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较于唐代以散茶为主,宋代则更注重团茶的制作,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对贡茶品种的执着追求,使得团茶品种不断翻新。据《宣和北苑贡茶志》记载,宋代贡茶品种多达40余种,制茶技术也有较大进步。
精细的制茶步骤
宋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摘芽、压榨、研究、制作、发黄七个步骤。
采茶:严格的时间与质量把控
采茶是制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由于贡茶需求量大,需要培训一批专业的采茶工。采茶应在黎明前开始,日出后不宜再采摘,因为黎明前茶芽饱满湿润,若暴露在阳光下,茶芽将被消耗,茶汤将失去鲜艳的颜色。每天午夜过后,茶山的工人们就开始忙碌,直到陈石(大约七点钟)。采摘茶叶时,要用指尖掰开,用手掌揉搓容易损伤茶芽,这充分体现了宋代制茶人对茶叶品质的重视。
疏芽:精挑细选,追求品质
茶工采摘的茶芽质量并不均匀,需要经过精挑细选。宋代茶芽分为五种:小芽、中芽、紫芽、白芽、黑芽。以水芽品质最佳,其次是中芽,紫芽、白芽、黑芽居多。茶芽的选择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宋朝比唐人更注重品质。
蒸茶:把握火候,确保品质
蒸茶是制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蒸出来的茶芽称为“茶黄”。蒸茶时,要把握火候,过热会使茶芽发黄变浅,不熟的话会包青,容易沉淀。蒸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茶人的经验和技术。
扎哈:双重压榨,口感浓郁
蒸出来的茶芽经过几次水淋后,凉下来。然后在小挤压床上挤水,再在加大的挤压床上挤药膏。这是双重压榨,重复一整夜后会完全干透,这样茶味才会持久,口感浓郁。
岩茶:研磨技艺,追求品质
磨茶的工具是玉米木做的杵,天是陶罐。茶榨完后,就没水了。所以在磨茶的时候,每组茶都要用水磨,一次加一杯水。品质越高的水,杯子越多,比如圣雪、白茶等。磨茶要选腕力强的人,但加了十二杯水以上,一天只能磨一个球,可见制作起来费时费力。
泡茶:干燥与烘烤,使茶色顺滑
磨好的茶叶,要用手指戳一下,确保全部磨均匀,揉起来手感顺滑,然后放入模具中定型。将团茶用火焙干,然后放入开水中,这个过程重复三次,最后再用温热的火烟烘烤。焙干后汤色极佳,再放在密闭的房间里,风扇快速运转,可以使茶色顺滑。
宋代制茶工艺的革新
从上述制造工艺来看,宋代的制茶工艺比唐代更为细致,种类也在不断翻新,技术上有所突破。到了宋末,发明了散茶的制作方法,使得制茶方法从团茶发展到散茶,茶法和古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弯。许次纾的《茶疏》指的是用炒青泡茶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但技术和操作更加科学、创新。时至今日,速溶茶(茶精)的问世,对于平日喝茶解渴、保健确实相当方便。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讨论不同材质茶叶罐对茶叶保存的影响,锡制茶叶罐放茶叶好不好
2025-08-15 03:17:49新鲜茶叶处理(新鲜茶叶怎样制茶)
2025-08-10 04:13:53宋代茶文化及其发展,宋代制茶工艺
2025-06-22 01:14:29武夷山制茶大师名录,武夷山大红袍创始人
2025-05-02 16:10:15茶叶发酵比例解析:制茶工艺中的关键与科学原理
2025-07-30 00: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