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的世界里,如同音乐与宗教,若脱离了实际的体验与感悟,谈论便显得空洞而缺乏深度。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若仅仅停留在知识化的层面,便难以触及其核心,听者也只能感到隔靴搔痒。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般消费者中,学者专家们也容易陷入其中,写出或发表一些看似有理,实则肤浅的文章或言论。
实践与感悟的重要性
所有的学科都需要亲临其境,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才能求得真知,才有创见的余地。我们却发现有些学者在未曾认真喝茶的情况下,便可以告诉人们泡茶的诀窍就是淡雅;也有些学者未曾参加过无我茶会,却可以写出“探讨无我茶会之无我”的文章;更有甚者,一些未曾喝过道地老茶的茶艺大师,却在大谈老茶的品饮艺术。这些现象反映出,因为对茶的不够理解,所谈难免不够深入,所提的立论、见解、批评难免有所偏颇。
茶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茶文化的工作者、传道人是带领茶文化前进的一批人,他们必须爱茶、爱喝茶。这并不仅仅是嗜茶如命、贪婪于茶的美味与高价,而是乐得与茶为友、与茶谈心、甘心服侍它。看待茶的类型还得无好恶之心,否则产生的心得、言论、判断是不正确的。
培养与茶谈恋爱的心情
我们针对茶文化的生产者而言。如果尚未达到爱茶、爱喝茶的境界,得想办法培养与茶谈恋爱的心情。如何培养与茶谈恋爱的心情呢?想想诗人们对茶的赞美、想想专家们说的饮茶益处、想想与好友一起品茗论茶的情趣。
克服身体不适
有些人因为体质原因或睡眠问题而无法与茶谈恋爱。对于体质寒凉的人来说,饮用制作得比较完善的茶(只就品质而言,无关价位)是较为不寒的,即使是绿茶;尚可多食用些暖性的食物以为调剂。至于影响睡眠的问题,在前面一个问题克服后,逐渐增加喝茶的次数,养成身体的习惯性,就可睡得很甜了。
泡在茶汤中
让自己泡在茶汤三个月,让自己身上沾满茶味,不只容易从中体悟到确实的泡茶功效、茶汤的美感、茶思想的内涵,谈起茶道、茶文化也有足够的茶气底韵。否则话题虽订为“茶道的精神境界”,但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做人的大道理,茶只是作为点缀,或是演讲会中的一杯茶。
茶道或茶文化的独立性
借用其他领域的文化项目帮助茶道内涵的解说是可以的,但是要说出属于“茶”拥有的部分,否则就不是茶的事了。音乐是以声音表现艺术的境界,绘画是以线条、色彩表现艺术的境界,茶道是以茶汤、泡茶奉茶喝茶过程等表现艺术的境界,所以茶道或茶文化要有自己足够表达的内涵与方式才具备一项独立的艺术类别,而表达者、生产者必须先知道它在何方。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茶文化命名艺术:茶馆、品牌、茶叶店命名灵感与茶艺表演主题
2025-07-06 04:02:07茶香四溢:茶文化的艺术与生活
2025-07-06 00:31:14感悟人生的禅修之旅(相逢在南山的篱旁禅定)
2025-06-23 00:16:26中国茶文化深度解析:名茶品牌、产地与抖音带货全解析
2025-06-15 01:01:02功夫茶具全解析:绿茶泡制技巧与茶文化魅力
2025-05-11 1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