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中国茶叶品牌协会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发展情况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2023年茶博会时间
1、2021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将于11月25-29日在广交会展馆举行。记者获悉,本届展会规模70000平方米,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各产茶区上千家优质品牌企业参展。展品丰富,包括六大茶类的各品牌茶叶,还有各种茶具、茶家具、茶服、茶食品、香道产品等,涵盖整个茶行业产业链。
2、今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在300至320万吨
3、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穆有为介绍,2021年,中国茶产业伴随着经济的稳健发展,保持了二十余年的持续稳定增长,茶产业再次呈现产销两旺的形势。由于全国范围内今春回暖早,天气状况良好,极利于茶树生长,茶叶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品质为近年来最好,而且各产区生产组织有序,市场交易活跃,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4、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估算,2021年中国茶叶总产量约在310至320万吨,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值有望达到2800亿元,内销总量预计在230至250万吨,内销总额将突破3000亿元。内销市场依然是拉动中国茶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中国传统茶类销售格局基本稳定,名优茶仍是创造茶产业价值的主力军、内销额贡献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盘整态势,估计今年出口总量在35万吨左右。
5、13个中外参展团参展茶产业年度集中亮相
6、本届展会规模70000平方米,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各产茶区上千家优质品牌企业参展。本次有13个中外参展团,国外参展团包括老挝组团、越南组团等,国内组团包括福建安溪组团、广东梅州组团、广西金秀县组团等等。
7、本届展会在广交会展馆C区共设中华品牌馆、经典普洱馆、国际名茶馆、茶具文化馆等7个展馆。展品丰富,包括六大茶类的各品牌茶叶,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广西坭兴陶等各种茶具,还有茶家具、茶服、茶食品、香道产品等,涵盖整个茶行业产业链。参展企业都是茶产业链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都是茶产业最知名的品牌,这是茶产业的一次集中亮相。
8、“媒眼看国茶”论坛还将发布年度茶业十大事典。同时,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围绕“科技引领风好起航”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讨和交流茶行业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探索科技新出路,谈文化视野里的中国茶。
9、此外,活动还将举行首届“益武杯”中国工夫茶大赛总决赛。大赛在全国50个城市中选出97名民间懂茶高人参加,他们将在展会期间进行切磋交流,开展全国茶友的大联欢。在本次展会,活动方还将举行广东省茶艺技师大赛颁奖典礼。
10、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湾区茶界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助推湾区茶产业经济健康发展,2021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与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将于11月25日联合主办“首届湾区茶产业会长联席会议”,共襄湾区茶产业经济发展。
11、展会期间,还有三十多场无界茶会,不分界别、不分行业,社会各界爱茶人一起,以茶会友,品茗交流。
二、中国茶叶出口十强企业排名
1、天福茗茶十大茶业品牌,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
2、山国饮艺十大茶业品牌,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3、八马茶业十大茶业品牌,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4、天方十大茶业品牌,安徽天方茶业有限公司
5、大益茶业十大茶业品牌,云南大益茶业集团
三、云南六大茶山品牌好不好
云南六大茶山品牌很好。该品牌出现于2002年,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拥有多个原料基地,年生产能力15000吨,在全国开设有一百余家经营部。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普洱茶名优产品评比中获得大奖,“六大茶山”牌茶叶因过硬的质量,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5年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公司商标被云南省工商局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四、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茶叶产销量齐升,中国茶叶市场供应增加较快,绿茶、乌龙茶占主要地位
茶/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预计2018年消费量为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同时,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产量共557万吨,2015-2017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为576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超600万吨。
在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
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五、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多少
目前,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90多万公顷,占全球面积的61%左右。茶产量达到261万吨,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5%。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的最新统计,2008-2017年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世界种植面积为342万公顷,到2017年达到489万公顷,十年间增长了147万公顷,比2008年增长了43%,且大部分增长来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常年全球居首。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05.9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面积的62.6%。
2017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17万公顷,而2017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长了15.6万公顷,可以说,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增长部分的91.8%来源于中国。
同期,中国茶叶产量为260.9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4.89%。
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出口大国。
据一牛财经查看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6.5万吨,同比增长2.7%;出口金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同期,中国茶叶进口量3.55万吨,同比增长19.1%;进口金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
对此,海关表示,从数据看,中国茶叶出口量增价涨,出口金额增幅近4倍于出口数量增幅,茶叶出口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
此外,数据还显示,2018年,中国绿茶出口依然强劲,出口30.3万吨,同比增长3%,出口金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7.9%。绿茶出口量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83%,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额69%。
同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日公布的《2018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提出,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2017年,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达212.4万吨,居第二位的是印度,为105.9万吨。
但是世界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依然突出,世界茶叶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印度,因此改善供需矛盾,除了要提高茶叶消费量外,产茶国应当适度控制茶园的种植面积。
中国茶叶品牌协会和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发展情况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成为识茶达人:茶叶品种、产地、保存与泡茶技巧解析
2025-08-05 02:18:14茶叶渣处理与环境影响:科学管理与综合利用探讨
2025-07-30 00:05:42儿童不宜饮用的茶叶种类及选择注意事项
2025-07-29 00:38:00思茅当地茶叶(思茅茶山)
2025-07-21 03:50:44佛海茶厂我从茶叶小工到茶叶大亨的创业历程
2025-07-20 0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