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都市中,我常独自坐在茶馆里,品味着同一泡茶的不同风味。第一泡的苦涩,仿佛初涉人世的青涩;第二泡的甘香,恰似青春岁月的醇厚;第三泡的浓沉,宛如中年的沉重与责任;第四泡的清冽,则是岁月沉淀后的淡然;第五泡的清淡,则预示着老年将至,人生的味道逐渐消散。这泡茶的过程,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与人对饮,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最好的对饮,无需言语,只需轻轻品茶,心灵便能在这寂静中相互印证。次好的对饮,是三言两语,分享生活的点滴;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讲述生活的近事。最坏的对饮,则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甚至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喝茶,让我明白生命的境界远超言语。在有情的心灵中,无需言语,便能相互理解。茶水中,有水深波静,有流水喧喧,有花红柳绿,有众鸟喧哗,有车水马龙,种种境界尽在其中。
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冬季的夜晚,寒风呼啸,万籁俱寂。独自坐在清静的环境中,一饮而尽,手中的杯子虽空,但茶的热度仍能传递到心底。犹如人生历经沧桑之后,在中夜观心,看见并感受到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依旧在心口跳跃。
无我的茶会,是我与朋友间的一种独特约定。我们常常起得早,带着泡茶的用具,去山林中寻找那一抹清幽。朋友问我为何起得早,我答道:“不是为了开水,而是为了开心,我很喜欢和你到山上喝茶。”那种欢喜和开心,源于“一生一会”的想法。在这个忙碌混乱的社会,能和朋友在山林中品茗,已是人生难得的享受。
山林中的喝茶,与室内截然不同。由于心情自由,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泡茶的地方。无论是坐在风景美好的树林,还是繁花盛开的花园,感受那来自高山的茶与四周的林园融为一体,我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清澈。
这种清朗之气的回归,使我们进入无我的境界。我想起了一个爱茶的朋友组成的茶会,他们常在各地风景好的地方喝茶,互相分享带来的茶叶。茶会的名称叫“无我茶会”,这个名字取得真好。当我们“入流亡所”,进入那宇宙的大河流,忘记自己的执著,就会呈现“无我”的状态。
“无我”的状态,会让我们将忧悲苦恼一起流入大化,胸臆里只剩下山林与茶香,而整个山林,也充溢了友情。
宋朝以前的人喝茶,都是用大壶大碗。寻找心灵自由的僧人,为了四处云水参访,为了在林间品茗,发明了紫砂小壶,以便揣着小壶在人间游行,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坐下来喝一泡茶;或独自行走时,在山边水湄,坐下来与树木和溪水共饮。这就是紫砂壶的由来,它承载着浪漫的心,是为了自由、为了无我而创造出来的。
我们虽非僧侣,但同样渴望云水的自由,游行于人间。如此思考,我们的疏离便如云般消散,我们的情感也如水般灵动。
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向人间,带着春茶的清气,爱也清了,心也清了。喝完茶,我们再度走入风尘,带着云水的轻松,步履也轻了,行囊也轻了。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解读秋后一杯茶的含义
2025-06-19 04:07:37一杯茶中瞥见众生,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
2025-07-15 01:56:57保温杯泡茶指南:正确步骤享受美味茶水
2025-07-13 03:20:50茶越喝越淡「时间也能让一杯茶变淡」
2025-06-12 02:55:43冲功夫茶全流程详解:从温杯到倒茶的艺术
2025-05-09 10: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