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起,字伯高,江阴(今属江苏)人,生活于康熙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茶文化研究者。他在《江阴县志》中被誉为“颖敏,尤好积书”,并且擅长写作古文。他早年便以学识渊博闻名,在编纂县志和撰写书籍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幸的是,在1654年的城变中,周高起遭遇不幸,最终遇害。
周高起对紫砂茶具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创立了金沙寺僧这一茶具制作流派,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茶具制作技艺。他曾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是他的弟子之一。供春在给役之暇,学习制作茶具,其技艺得到了周高起的认可。供春的技艺传承给了他的孙子龚姓,龚姓也被称为龚春。
在茶具制作领域,董翰、赵梁、玄锡、时朋等人都是周高起的学生,他们分别以菱花式、提梁式等风格独树一帜。时朋被誉为四名家之一,他的作品古朴拙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众多茶具制作名家之中,时大彬是最为著名的。时大彬,号少山,他的茶具制作技艺精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时大彬最初模仿供春的风格,后来受到陈眉公等人的启发,开始制作小壶。他的作品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李仲芳是时大彬的高足,他的制作技艺逐渐趋向文巧。他的作品被称为“老兄壶”,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徐友泉,名士衡,并非陶人,但他的父亲喜欢时大彬的茶具,因此将他延请到家塾中学习。徐友泉的技艺得到了时大彬的赞赏,后来成为了茶具制作的名家。
欧正春、邵文金、郡文银、蒋伯[上艹下夸]、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等人均是时大彬的弟子,他们在茶具制作领域各有所长。陈仲美、沈君用等则属于别派,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茶具制作过程中,紫砂泥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周高起详细介绍了紫砂泥料的来源、特点以及搭配方法。他认为,紫砂泥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壶的形状、大小和用途来决定。他还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火候的掌握,以确保茶具的品质。
在品茗过程中,茶具的选择同样重要。周高起认为,茶具的大小、形状、材质等因素都会对茶汤的味道产生影响。他建议,品茗时应该使用小壶、浅口壶,以便更好地品尝茶汤的味道。
在《阳羡名壶集》中,周高起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制作技艺、特点以及品鉴方法。他认为,茶具的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以达到品茗的最佳效果。
《阳羡名壶集》一书共有七卷,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茶具制作、品鉴和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该书是研究宜兴紫砂茶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紫砂茶具套装-紫砂壶如何开壶
2025-07-03 00:59:44老款瓦茶壶大红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具?
2025-06-11 07:01:37茶叶用量大概多少合适,茶叶用量按壶大小而定,每克茶用水量
2025-07-17 00:11:15紫砂大红袍特点-大红袍紫砂壶价格
2025-05-14 22:43:48朱泥壶泡大红袍:材质相容性与泡茶体验探讨
2025-04-28 16: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