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禅茶文化代表团寻根大慈寺,共祭无相禅师与禅茶文化传承

韩国禅茶文化代表团寻根大慈寺,共祭无相禅师与禅茶文化传承

作者:云窖乌龙茶网 / 发布时间:2025-07-19 03:19:21 / 阅读数量:0

18日,韩国禅茶文化代表团在成都大慈寺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拜仪式,以纪念唐代无相禅师——大慈寺的规划者。这是自九世纪茶艺文化从四川传入韩国后,韩国茶艺研究者首次回到发源地寻根问祖。下午,大慈寺僧人和韩国代表团分别进行了禅茶茶艺表演,展示了中国禅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大慈寺禅茶十二道程序

大慈寺的禅茶茶艺分为十二道程序,分别是:静心、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洗凡尘、佛祖拈花、菩萨入狱、漫天法雨、菩萨点化、普度众生、禅茶一味、即心即佛、畅叙禅机。下午3点过,在佛乐声中,4名僧人在住持释大恩的带领下,缓缓步入禅堂,经过一番庄严的诵经和焚香祈愿后,其中3名僧人在木几前坐下,开始了长达10余分钟的圣水洗凡尘,对茶壶、茶碗、茶杯分别进行了数道清洗。

佛祖拈花(加茶叶)、菩萨入狱(将水注入茶壶)、漫天法雨(倒茶)等一一使出,让观者为之陶醉。近20分钟后,18杯茶泡好了,僧人们将茶递给韩国友人们品尝。随后3名僧人回到木几前将茶举至齐眉处,然后举至嘴边慢慢闻香、品茶、回味。

韩国禅茶泡茶放盐

在韩语的诵经声中,一名身着韩国礼服的男子在禅堂中央开始坐禅。6位身穿紫红色韩国礼服的女茶道员分为三组,向佛祖献上了莲花。这道程序进行了约10分钟后,3名女茶道员开始现场烤制茶饼,并将茶饼研成粉末。随后,先前的男子上台,开始泡茶,而6名女茶道员则分列两侧低声诵经。经过40分钟一丝不苟的表演后,茶泡好了,男子将其献给佛祖,随后缓缓走出禅堂。

在表演中,负责泡茶的男子往茶水中加入了一种白色粉末。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观众的好奇。表演结束后,该男子表示,根据陆羽的《茶经》,以前泡茶所用的茶饼,不仅有茶叶,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刚才加入的白色粉末即是盐。

无相禅师的禅茶文化传承

韩国禅茶文化代表团寻根大慈寺,共祭无相禅师与禅茶文化传承

新闻资料介绍,无相禅师俗姓金,是唐代新罗国(今韩国)圣德王金兴光之第三子。唐开元十六年(728年),金禅师入唐,其后入蜀,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德纯寺学习禅学,取法名无相。安史之乱时,无相禅师接受唐玄宗任命在成都规划和督建大慈寺,并开创了大慈寺无相禅茶之法。

此次韩国禅茶文化代表团的来访,不仅是对大慈寺无相禅师的纪念,更是对禅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禅茶茶艺的展示,中韩两国茶文化研究者得以交流学习,共同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关阅读

禅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的文化,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禅茶一味”,这一基本内涵揭示了禅与茶的紧密相连,强调了内省、和谐与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品味禅茶文化,不…
在探索禅茶一味的深邃内涵时,我们不仅触及了这一成语背后的哲学思考,更领略了其与书法艺术的完美融合。以下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一、禅茶一意的哲学内涵“禅茶一味”这一成语,蕴含了禅宗与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传达了禅宗与茶道在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上…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偶尔会听到关于禅茶艺馆的传说,那里选址险绝,摆设怪异,茶水苦涩,然而却吸引着人们慕名前往。我亲身体验后,却只能落荒而逃。但这次经历,却让我对茶有了全新的认识。真空并非无,清静并非冷禅茶艺馆的茶水壶、人、景物,样样俱佳,组…
在纷扰的尘世中,我们常渴望寻得一份宁静,一份超脱,一份如莲花般纯净的境界。佛,往往就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在凋零的旷野中,一株绿草是佛;在寂静的雪夜,一盆炭火是佛;在茫茫江海,一船是佛;在五彩缤纷的世界,简单就是佛;在动荡的日子里,和平就是佛。…
禅茶,也称为茶禅一味,是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禅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修行方式。品尝禅茶,不仅能品味茶的独特韵味,更能沉淀心灵,感受禅意生活。禅茶的制作过程非常严格,需要精选优质茶叶,进行多道工序的制作,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